这怎么可能呢?
那李寒明明是仓促应战,又是在那样的条件限制之下,怎么可能创作出比他的《守候》还优秀的剧本?
《活埋》的质量到底是有过高,才给了那些观众那样的自信?
阿维德绝不相信观众们的说法,他可是将《守候》基本上完全准备好之后,才去找的李寒,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结果?
……
“……”
这不自相矛盾吗?
现在这些建议可以去看一看的人,怎么还是如此评价?
还有,为什么都说《活埋》的票房不用刷,就能够碾压《守候》了?
难道,《活埋》是一出悲剧?让人没有勇气再去看第二遍?或是不想再去看第二遍?但又确实是一部好电影?
为什么会这样?
……
……
在一个场景,一个人的条件限制之后,他们能创作出《活埋》这种质量的电影吗?
……